学校官网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海外名师讲堂”系列学术讲座

2022-11-28  点击:[]

近日,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同举办了2022年“海外名师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应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创中心尤再进教授的邀请,本次活动讲座嘉宾包括国际著名海洋学家、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院终身教授王小华教授,西澳大利亚大学WINTHROP终身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亮教授,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水力学副教授郭俊克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海岸工程学教授、工程学院水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顺祺教授,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资深研究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吴兴仁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国际海洋水库研究(IACRR)学会发起人之一杨树清博士,分别于11月21至25日通过线上形式为我校师生带来了六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60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王小华教授讲座

王小华教授以河口、海岸、大陆架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人类活动(围垦、港口建设、污染物排放、上游泥沙输沙量的变动),结合我国的一些重要实例,阐述了人类围垦和航道建设对区域和全球的潮汐趋势的影响。同时,根据多年的研究表示,人类行为会使海岸的水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进而间接造成泥沙淤积、污染物迁移、风暴潮等。

程亮教授讲座

程亮教授讲述了摆动圆柱在小Keulegan-Carpenter数下的水动力阻尼,通过一系列分析表明,在小K流量下,三维对水动力阻尼的影响较小且流动分离程度是主要原因,对K的影响比β更敏感,还提出了莫里森方程的一般形式。

郭俊克副教授讲座

郭俊克副教授从科学方法的角度介绍自己对一般单位水文理论的创建。具体包括:(1)如何提出问题;(2)如何提出假设;(3)如何检验假设;(4)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该理论;(5)在一般科学中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希望此次讲座能够帮助青年研究人员提升研究技能和写作技术。

潘顺祺教授讲座

潘顺祺教授以海洋能源科学研究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新能源类型(风能、波浪能和太阳能等),对照我国和英国相关重点案例,讲解了风能和波浪能之间的关系,并且为部分地区发展相关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方案。并根据多年研究经验提到,沿海地区的风能和波浪能的相关系数会影响当地新能源电站的建设方案。

吴兴仁教授讲座

吴兴仁教授以海冰热力学模式应用于美国天气预报模式的研究经历为出发点,开始了关于如何提高对大气层河流预测准确性的演讲,通过六年的大气层河流现场侦察活动,已经收集了超过86个密集观测期和140个单独的飞机任务所收集的数据。最终使用NCEP运行的GFS进行的数据影响实验显示,美国西海岸的降水预报技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所做的以上工作对于帮助水资源管理决策和减少洪水风险至关重要。

杨树清副教授讲座

杨树清副教授以泥沙运动为主题,解释了现有泥沙运动理论可预测性差是由垂直速度的缺失导致的,因为泥沙运动是一种由水平和垂直运动共同决定的近边界现象,垂向数据的缺失必然导致模型有错误。在本次讲座中也阐述了减速流(或上升流)是泥沙输送的主要驱动因素。相位滞后和床型形成的机制是一致的,即垂直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对接下来的相关实验给出了意见,主要内容是新的参数Y=V/u,应包含在任何模型中,并应在所有实验中测量V以保证模型的确定。

在会后的交流活动中,与会的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提出了学术问题,讲座嘉宾细致认真地回答了相应问题。互动气氛良好,沟通效果显著,参会师生们均表示增进了对国内外海洋动力学前沿科学的深入了解,受益匪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会继续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充实广大师生的学术知识,提高在海洋环境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

上一条: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立项 下一条:2022年度我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