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于2020年1月正式筹建,是以学校为主体,以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交叉学科为依托,协同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2020年成功获批大连市绿色港口与航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绿色港口航道与航运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的承担中心。
中国工程院李华军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尤再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交一航院总工程师季则舟,天科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张华庆,国家杰青林鹏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等领军人才担任方向负责人。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2人,其中双聘科研人员15人、全职引进兴海教授1人、兴海副教授3人、双聘院士1人、客座/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青2人。
中心凝聚我国港口及航运领域领军人才,通过协同单位之间的交叉互补,研发绿色港口及航运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为我国绿色港口工程、海洋防灾减灾体系、航运安全保障统筹领域建设服务,打破现有技术垄断,保障国家海上运输安全,为“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中心致力于建设国家级科研中心,突出创新与交叉,开展前瞻性和应用性创新研究,培养、吸引、凝聚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开展广泛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立足辽东半岛:为辽宁省新型港口航道建设、重要港口河口生态环境修复等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技术支撑;
服务国家沿海:为国家“十三五”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湾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及航运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航道建设及航运安全提供咨询及技术服务;
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绿色港口航道及航运安全仿真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