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点击:[]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后
勾小一,博士后,1992年生,于2022年12月正式加入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勾小一博士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期间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与绿色航运及港口环境工程相关的新型材料制备。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第一作者3篇),发明专利1项;并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参与多项国家基金课题。
研发的新型材料可应用于水或气中目标物的吸附与去除,创新成果主要有3个方面:
(1)制备了混合模式弱阴离子交换聚微球,其可同时富集水体中强、弱酸性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微球作为固相萃取填充材料,基于固相萃取结合具有紫外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开发了一种水中污染物富集与分离检测方法(图1)。
(2)制备了大介孔SBA-15二元树枝状配体功能化材料并进行了吸附研究,评估了其去除阴离子非甾体抗炎药的潜力,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图2)。
(3)制备了一种硫醇化聚乙烯亚胺的海绵聚合物,该聚合物可用于水中金属汞的吸附去除。在Hg2+、其他金属离子以及天然有机物同时存在时,该海绵表现出对Hg2+的优异选择性和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图3)。
勾小一在博士后期间拟进行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针对处理港口含油废水开发新型环保、廉价、可再生的材料进行吸附治理。第二部分计划开发一种适合港口二氧化碳治理的材料。
交通运输是仅次于工业、建筑的第三大碳排放行业,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港口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排放区域集中、对周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等特点。勾小一博士的研究对港口与航道污染水域治理、空气治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图1 皮克林乳液微球制备以及应用流程
图2 功能化介孔硅胶制备示意图
图3 超支化巯基海绵合成示意图
学习经历:
1.2017.9-2022.8 大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2.2014.9-2017.7 大连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
3.2010.9-2014.7 南京林业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22.12至今,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博士后
代表性著作:
[1] Xiaoyi Gou, Yun li, Chaonan Huang, Xiuhua Zhu, Jiping Chen. Facile Synthesis of Mixed-Mode We ak Anion-Exchange Microspheres via One-Step Picker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for Efficient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Strongly and Weakly Acidic Drugs from Reservoir Water. Polymers, 2020, 12, 2089.
[2] Xiaoyi Gou, Yun Li, Zia Ahmad, Xiuhua Zhu, Jiping Chen. Thiolated Polyethyleneimine-Based Polymer Sponge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Hg2+ from Aqueous Solution. ACS Omega, 2021, 6, 31955-31963.
[3] 勾小一,李云,Zia Ahmad,陈吉平,朱秀华。皮克林乳液法制备聚合物微球用于水环境中双氯芬酸吸附。大连交通大学学报,已录用。
[4] Zia Ahmad, Yun Li, Chaonan Huang, Xiaoyi Gou, Yun Fan, Jiping Chen. Underwater suspended bifunctionalized polyethyleneimine-based sponge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anionic pollutants from aqueous solu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12, 125284.
[5] Zia Ahmad, Yun Li, Jiajia Yang, Ningbo Geng, Yun Fan, Xiaoyi Gou, Qingye Sun, Jiping Chen. A Membrane-Supported Bifunctional Poly(amidoxime-ethyleneimine) Network for Enhanced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 and Wastewate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2, 425, 127995.
[6] Zia Ahmad, Yun Li, Sajjad Ali, Jiajia Yang, Faheem Jan, Yun Fan, Xiaoyi Gou, Qingye Sun, Jiping Chen. Benignly-fabricated supramolecular poly(amidoxime)-alginate-poly(acrylic acid) beads synergistically enhance uranyl capture from seawat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41, 136076.
下一条:徐杰
【关闭】